1月10日,西安外国语大学第十二届教育学类研究生学术年会“颠覆与重构——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学的理论自觉”在长安校区顺利举办。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桑元峰、研究生院院长毋育新、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院长龙宝新、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武建鑫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高岩主持。

开幕式上,桑元峰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需求,通过学科交叉、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协同合作等方式,在AI赋能外语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广大研究生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紧握时代脉搏,抢抓机遇要秉持创新精神,勇攀高峰;要在实践中历练,持续成长,为推动教育研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毋育新表示,作为国民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之重任,其意义十分重大。学术年会是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学校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应该聚焦学业,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在探索新知中不断进步。

在主旨报告环节,龙宝新以“研究生学术能力培育的路径探寻”为题,指出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应该包含学术探究能力、学术开创意识、学术批判意识、学术创新勇气、学术伦理精神五种要素,并从导师与学生的双重角度阐述了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可行路径;武建鑫以“超越研究方法的束缚: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文献研究”为题,从文献、方法、方法体系的视角就文献研究(法)中存在的争议判断标准及文献研究运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合理运用文献研究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向。
在分论坛会议中,研究生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数字化教学与实践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学生培养与教育伦理”“国际比较与跨学科研究”“教育政策与教育制度审视” 等多个主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教育学院金志远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谈到,本次会议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的责任与使命,表明了大家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兴趣与关注,体现了广大研究生薪火相传、愈久弥新的学术活力,期待学院将以举办学术年会为契机,加强与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教育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助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指导老师:赵怡宁)
(审核:毋育新 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