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多措并举拓渠道 携手合作促发展|教育学院全面开展毕业生实习工作

发布日期:2024-12-24   来源:   点击量:

为拓展更多优质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自2023年起,积极向外寻求发展,主动走访调研了海南省以及省内榆林、宝鸡、延安、汉中等多个地区,与二十余所学校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并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设立第一个省外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学院共建51所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各个学段,为学院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学习平台。

2024年9月,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正式启动2025届毕业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本次实习共363名学生,其中本科生247人,研究生116人。他们陆续奔赴各实习基地,开启了为期数月的实践学习之旅。

海南省五指山市

外语教育人才在促进海南自贸港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3月,学院领导带队前往海南省五指山市教育局对接洽谈,开启省外校地合作的第一步。2023年5月31日,海南省五指山市副市长郑启荣一行专程来我校与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代表开展座谈,双方进一步对后续工作展开深入对接。目前,学院已先后派出22名学生分别前往海南省五指山市思源实验学校、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三小学等四所学校开展教育实习,学院学子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获得了当地学校与师生的一致好评。


陕西省榆林市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进高校和中小学合作深度融合,2023年9月,学院先后开展了对榆林市第五中学、榆林市第七中学、神木市第十一中学、神木市第十四中学、榆林市高新第十二小学的访企拓岗工作,积极进行洽谈交流,并达成实习与就业意向,与当地学校签约并建立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此次访企拓岗行动进一步推动学院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两年来,学院输送45名学生返回生源地进行实习,其中19名毕业生顺利通过招考,在榆林市教育行业就业。今年,学院共有25名榆林籍毕业生返回生源地开展实习。

陕西省宝鸡市

通过前期调研,宝鸡市是我院学生的主要生源地之一。鉴于此,2023年9月,学院领导在1985级校友、宝鸡市教育局教育科研科科长任军利的陪同下前往宝鸡新建路中学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学院在宝鸡市的第一个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正式建立。2023年至今,学院共派出6名毕业生前往宝鸡市开展学生实习工作,其中2名学生毕业后返回宝鸡继续进行教学工作。2024年,学院共有3名学生于宝鸡新建路中学、宝鸡三迪中学开展实习工作,参与一线教学实践,提升自我教学能力,为以后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陕西省延安市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本科英语师范人才培养工作,对标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开展各类学生工作。2024年2月,学院成为延安市定向就业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培养单位。2024年9月,学院与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开展实习基地签约授牌仪式,进一步协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合作。学院于2024年招收了第一批地方公费师范生共32名,未来,学院将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加强公费师范生的规划和指导,全力做好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公费师范生人才教育培养质量。


陕西省汉中市

为积极开拓新的教育合作区域,积极探索校校合作新路径,2024年9月,学院师生与北京师范大学汉中实验学校校级干部展开交流座谈并举行签约授牌仪式。双方期待在未来能够从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优质互补、共同进步。目前,北京师范大学汉中实验学校成为学院在汉中市建立的第一所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2024年,共有9名学生在该校实习,学生均表示将从实践中深化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陕西省西安市

两年来,除以上省、市外的实习基地,学院累计派出近600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前往西安市各学校展开实习。今年,16个实习小组共310名学生在学院青年教师的带领下分别前往西安市各校广泛开展实习(其中本科生196人,研究生114人),实习基地包含高新一中初级中学、铁一中湖滨学校、高新第一小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大学南路小学等22所名校,范围覆盖西安市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西咸新区等。今后,学院将与更多中小学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实习学生管理,确保学生遵守实习工作纪律,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专业实习是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始终坚持学校“立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积极响应国家、地区和基础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求,旨在培养师德高尚、语言精通、育人有道、治学有术的优秀外语教师。未来,不断推进师范专业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

(文案:赵子怡)

(审核:刘一静)